“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五彩斑斓的秋意中蕴藏着成熟之美,收获之悦,迎来了新馆落成,新生之声。
2022年10月28日下午15:30,上外贤达学院图书信息中心在美丽的金秋之际、水景之畔于崇明校区隆重开馆,同时拉开了艺术与传媒学院“国艺·再造”文化艺术季活动的帷幕。文化艺术季首个活动——以“新生·新声”为主题的艺术与传媒学院师生作品展在新馆展区同期盛装亮相。
来自全国各艺术高校的专家、教授、业界代表,上外贤达学院校院两级领导等集聚一堂,参加了新馆落成仪式暨文化艺术季活动开幕式,并共同参观了新馆展区内的艺术与传媒学院师生优秀作品展览。
本次展览共展出作品近百幅,包括摄影作品、绘画作品和设计作品,内容涉及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这些优秀作品或内涵丰富、技艺精湛,或笔触细腻、寓意深刻,或生动传神、制作精良,充分展示了学院师生在绘画、摄影、手工制作等艺术方面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学院师生充满活力的艺术创作激情与广博深厚的人文素养。现场来宾们一边踱步细品看展,一边交流教育理念、畅谈育人大计,对我校师生作品展现出来的专业水平、创新思维、人文情怀、自然之“道”,表达了高度的赞赏与褒奖。
观展之后,上外贤达学院董事长鲍贤嗣,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丁设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翟勇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范凯熹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姜君臣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徐伟德教授,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刘晓东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周韧教授,上海戏剧学院王磊教授,摄影艺术家姚铿老师,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王芳等业界翘楚、专家学者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召开了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硕士点培育建设教学研讨会。艺传学院院长方方,副教授、学科带头人丁蔚,副院长杨秀茉等学院领导一并出席会议。会议由学院学科带头人丁蔚副教授主持。
研讨会上,艺传学院院长对图书信息中心落成暨文化艺术季活动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对出席开幕式与研讨会的各位领导、嘉宾、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她指出,艺术与传媒学院成立至今已四余载,在这四年里学院的学科布局不断优化,专业内涵不断深化,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设计作品屡屡获奖,人才梯队建设发挥作用,国际发展合作有序推进,实践教学鲜明而有特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鲍贤嗣董事长介绍了上外贤达学院的概况,并做发言。他指出,非常欢迎各位美术界、艺术界的大佬能汇聚到我们上外贤达。上外贤达学院永远秉持“一切以服务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办学宗旨,秉承“贤者惟德、达者善事”的校训,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心打造“培根铸魂”的育人工程,致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尚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艺术与传媒学院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管是学院人数规模还是学生就业情况,都令人自豪。艺传学院的发展模式既有高校规律的运行管理,又有企业的高效执行。展未来,艺传学院肩负着整个学校的战略发展,希望学院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特色育人再谱新篇。
接着,上外贤达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科带头人丁蔚副教授介绍了艺传学院整体情况。他从学院简介、成果概况、建设研讨三个方面展开精辟阐述。他表示,艺术与传媒学院是上外贤达成立时间最短、最富朝气、最具潜力的学院。学院建立在科技为驱动、艺术为表达、媒介为手段的理念上,旗下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艺术设计、新闻学、广告学形成艺术与传媒两大学科板块,艺术为传媒提供丰富内容与多元形态,传媒为艺术注入人文思想并创造影响力生态。近两年,学院依托专业师资力量、“文教联盟”、“国艺再造”、长三角文创设计大赛、中国品牌设计大赛、乡鉴论坛,非遗工作室等平台资源,在丰富校企合作模式、强化校企合作深度的基础上,进行传统文化再创新,形成可持续、可跟踪的设计实践教学及理论成果,打造与其他同类高校具有差异化的产学研教学模式,逐步发展成为特色专业方向并取得傲人的成绩。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院办学层次、学科建设水平、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院在艺术硕士学位点建设,实验实训中心建设两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与会嘉宾高度认同丁蔚副教授的发言内容。他们立足自己的专业领域与行业背景,就艺术硕士点建设、实验实训中心建设畅谈见解、建言献策。中国美术学院范凯熹教授建议硕士点专业方向以“数字视觉与传媒设计”、“可持续空间设计”为佳,重点突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课程内需要加入科技的内容,这样才能走得更远。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丁设教授表示,用世界的语言讲中国的故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这非常精彩。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和上外贤达学院师生一起合作,请艺术家走进贤达,展览展示作品带入贤达,影像及新媒体艺术呈现校园。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翟勇教授指出,要充分发挥好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梳理教学成果,联络相关艺术院校,积累资源,厚积薄发。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姜君臣教授建议,专业特色是重中之重,同时利用好崇明的优势,撬动资源;实验室建设要形成系统,目标清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徐伟德教授指出,设计的成功是审美的成功,审美才是制高点,不仅要培养学生设计才能,更要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此外,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刘晓东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周韧教授,上海戏剧学院王磊教授,摄影艺术家姚铿老师,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王芳均给出了专业而又独到的见解。研讨会在一片热烈的讨论中圆满召开!
据悉,艺术与传媒学院“国艺·再造”文化艺术季活动为期三个月,还将举办“国艺·再造”——艺术设计教育实践驱动崇明文化创新论坛、“青年匠心” 遇到 “国艺·再造”研讨会、“新融”——“中外合作背景下的国际化教学新模式研讨会、“再造与新声”——基于传统文化创新的系列讲座等活动,让我们拭目以待!
撰稿:葛孟玲
审稿:丁蔚 靳雄 曹燕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