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艺术与传媒学院积极做好各项新学期的准备工作:发布开学报到通知、落实跟踪数据统计、关心了解学生近况、温馨提醒注意事项、提前规划准备“开学首日教育”等等,尽量做到细节了解到位、工作提醒到位、关心落实到位,让学生感受到学院的新年“心”气象。
为扎实做好辅导员技能提升,总结假期学习经验,2月2日,艺术与传媒学教师相聚云端,共同就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题培训进行交流分享。学院党总支书记陈琅玛、副书记付晓伟、全体辅导员参加分享会,付晓伟副书记作为分享会主持人。分享交流会上,各位辅导员围绕课程内容以及心理辅导中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大家真诚交流、相互学习,毫无保留地分享工作经验与辅导技巧。
陆嘉蓉-通过1月份网上10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我收获很大,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我认识到疫情三年带来的影响。总体上,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这是我必须接受的现实。只能向前看,即使疫情有所缓解,甚至结束了,也不可能回到从前。其次,面对负面影响要有信心,未来并非不可把握。病毒变化的规律,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类世界的发展规律,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学习和掌握的,比如认知改变方面的经典工具,心理疾病方面的前沿疗法。最后,掌握方法的关键在于行动。行动带动情绪,行动带来改变。我会积极行动起来,尝试学以致用。
孙若韵-在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研修中,教授专家们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和理论知识的讲解,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首先,了解了面对疫情,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身为辅导员,我们应当像伍新春教授说的作为学生的陪伴者和促进者,用积极的思维和行动应对疫情带来的焦虑。其次,我也更清楚要如何发现与应对学生一些情绪问题,注重家校协同,尽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稳定学生的身心健康。最后,本次培训中也强调了我们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要做好自我关怀,不断提升自我控制、自我调试的能力,保持乐观积极的教育心态。
李紫悠-疫情带来的师生心态变化,居家线上课程所带来的关系冲突、人际隔离、运动不足、手机过度使用等现实问题在后疫情时代下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心理危机,对于辅导员来说首先要建立支持系统、重视家校联动、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监控机制,能及时发现心理障碍并转介;最后建立科学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同时再此基础上,辅导员也要注重自我关怀,为学生做出榜样和示范。
王馨悦-通过参加这次心理健康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期。因为这一阶段是学生处于儿童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可能在我的认知里认为学生只要没有什么其他的情况就可以了,所以通过这个培训让我了解到一定要积极跟学生沟通,尽早发现学生的问题点和心态变化。包括学习焦虑,人际关系不良,多动症,和学习无能的心理问题。以后可能在我工作开展中要更多的和学生沟通接触,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开发学生潜能,塑造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孟德娇-通过此次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课程的学习,更加丰富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的积累,并且通过课程中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探讨,能够更好的运用到日常的学生工作和学生管理中。我作为20级辅导员,目前有235名学生,其中存在心理问题学生数量较多,目前都较为平稳。通过与该群体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发现,我们应该以耐心、平等的方式方法,学生就能够更好的接受和沟通。通过学习还深刻的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应该提高重视,只有自身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才能更好的影响和帮助学生。
周明月-用积极思维和积极行动应对疫情带来的焦虑:目前,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疫情给民众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不可忽视,积极地面对、处理这些负面情绪尤为重要。正确的情绪管理包括觉察情绪、接纳情绪、表达情绪、调节情绪、倾听内心。作为一名辅导员老师,我们自己要懂得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同时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从而帮助他们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甚至是避免严重负面情绪的发生。
陈春玲-这次培训我学习了很多专业理论和案例知识,其中我在两个方面感受最深。第一点是,一个案例中学生和老师争执后将老师刺死,之前也有过类似的争执,当时其他同学见过他拿刀在桌上刻,但未告知老师,未及时进行心理干预。这提醒我在发现学生有心理异常的迹象时,一定要尽早进行心理干预,务必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第二点是作为辅导员自己要学会和负面情绪相处:情绪并不可怕,把情绪当成线索,更好的去探索自我。负向情绪无好坏之分,真正影响我们的是对情绪负面的评价和负面思维。情绪来了不需要去控制它,去观察体验它。防止从低落的情绪中出不来。
刘小倩-作为教师要更加注重心理健康疏导,同时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要学会疏导情绪。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忙,富有同情心。通过平时表现、及时干预,引导。我这边学生心理有问题的目前还是比较正常的。之前有一个学生是,降级到我这边的。当时是大二,该生学习非常差,然后不上课,和他交谈发现学生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好好休息,然后和家长沟通后,引导去精神卫生中心,最后诊断出来精神障碍,家长也引起了重视,学生现在状态好很多。任课老师也表示上课比之前好很多,也顺利到了大四阶段。做好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高瑞-通过1月份心理教育教师培训专题里多位专家的启发引导,进一步深化了我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提升了我在工作中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是“倾听”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尊重和认可,倾听本身就是一种尊重和认可。作为辅导员要耐心地倾听学生内心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真正的困难。
二是“热心”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根本,用热心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谈心谈话更是解决育人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法宝,我们可以把每一次谈心谈话看作是直抵学生心灵的探索,长期坚持,静待花开,再厚的坚冰也能够被融化,再紧闭的门也会等来合适的钥匙。
付晓伟-通过这次心理健康教师教育培训,我收货颇多。比如了解到三年疫情,对学生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创伤,学习了如何识别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尤其是作为教师如何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如果自身心理出现了问题而又没有及时疏导,会出现很多问题,影响后续的学生工作。通过这次培训,我对于应对心理问题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有了更多的补充。我认为作为一名辅导员,要教育学生正确的认识和勇敢面对压力,让学生认识到压力的不可避免性,做好应对压力的准备,学会自我缓解;要关爱学生,主动了解学生情况,经常性的开展谈心活动,学会做学生的倾诉对象;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帮助学生缓解如经济困难不自信等问题带来的自卑感;经常开展种类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和竞赛,鼓励学生多进行户外活动,以积极健康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引导有心理压力的学生向专业心理教师寻求帮助,进行心理咨询等。
张雅倩-经过此次线上心理健康学习启发,日后工作中遇到心理问题的处理思路:
一、问题预判(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
1.学校统一心理筛查、学校、学院、班级分级管理系统;2.班级管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咨询技术了解学生真实想法;3.查询档案时关注原生家庭异常、身体有慢性疾病的同学,观察其日常状态。
二、确诊处理(寻求专业技术处理协助)
1.了解专业心理疾病名词和基础症状;比如心境情感障碍、抑郁症;2.专业情绪处理技术;比如情绪处理ICAD技术、危机处理QPR技术
三、后期跟进(注意方式方法按时跟踪)
1.辅导员角色定位,并非专业的心理医生,学会寻求帮助;2.留好档案和文字记录,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记录;3.获取学生信任,日常谈心谈话,以便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杨柳-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原生家庭、寝室矛盾以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同学产生压抑感,出现了不少心理问题。面对心理问题,首先,多沟通谈心,这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有利于沟通师生感情,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摸清学生的主流意识,积极引导,发现问题、把不良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后,以人为本,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信心。
其中,白学军教授的疫情防控期如何有效利用心理效应促进师生心理健康,不光是关心好学生心理问题,自身也要稳定好情绪。作为一名辅导员,要以积极乐观,平和稳定的状态投入教育工作中,成为学生可以信任依赖的大树。
周鸿秀-本次培训运用专业性的心理学知识、科学的调查数据、生动具体的案例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我将从教师自身心理健康以及心理问题学生工作重点俩方面进行简要交流。
首先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有积极心理健康所需要的品质,要做到宽容得对待工作中所有的不确定性,并随时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要拥抱多样性,并感受多元之美;要有积极的期待,将爱传递给学生,做到积极正面的影响;要主动去追寻幸福,并付诸于行动。其次,对于我们日常接触的心理问题学生,要积极帮助学生进行认知重建,在倾听其消极认知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并鼓励学生落实到行为结果中,增加“自我效能感”。在疫情防控政策转变的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面对新的不确定,我们要理解并帮助学生和自己建立新的体系进行适应和成长,以心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职责所在。
何凤怀-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内容充实,实用性强,受益匪浅。培训中详细介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及应对策略,帮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时心中有把握,方法有实效;另外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关系自身和学生幸福成长,在此次培训中也着重强调教师的自我心理建设和自我关怀,并介绍一些心理调适方法,引导教师培养积极的心理状态。作为一名辅导员,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是重要职责,我也会将此次培训内容内化于心,不断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最后陈琅玛书记作总结发言,她表示,旁听了大家的发言,能够深切感受到大家利用假期的碎片时间,积极认真地学习,会上的交流发言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工作有自己的思考和体会,有大家实践的经验和总结。在上学期的工作中大家团结奋进,确保了学院学生工作的安全稳定,在心理问题学生基数如此大的情况下十分不易,新学期开学在即,希望我们辅导员团队一起,持续保持我们的学习热情和工作干劲,把我们学院的心理以及各项学生工作,做细、做实,让我们的工作能更暖心、更贴心。
攥稿人:周鸿秀
2023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