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传媒学院成功举办“科艺融合·精准建设”产教合作模式研讨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5-07浏览次数:10

艺术与传媒学院成功举办“科艺融合·精准建设”产教合作模式研讨会

上外贤达艺术与传媒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成功举办

“科艺融合·精准建设”

产教融合模式探究研讨会



2024年10月12日下午,上外贤达艺术与传媒学院在上崇明校区行政楼215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一场关于产教融合模式的探究研讨会。此次会议旨在深度挖掘产教融合的新途径,促进专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有效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效能。

会议由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王磊主持。出席会议的院方领导有艺术与传媒学院副书记兼院长助理曹燕凤、数字光线教研中心主任靳雄。邀请的会议嘉宾有来自声通科技集团的董事长汤敬华、东华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张义红、声通科技集团副总经理兼声通垣智公司总经理冯健以及声通智产公司副总经理张尧等。

会议伊始,王磊老师对与会嘉宾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代表学院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随后,靳雄老师对学校整体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着重阐述了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办学特色、专业情况以及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展情况。靳老师讲到,艺术与传媒学院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院在专业设置上紧跟时代潮流,涵盖了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多个热门专业,同时还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开发了一系列校企合作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就业平台。

在介绍学院代表作品时,靳雄老师特别提到了我院师生的实践作品。此外,他还展示了学院学生独立创作的代表作品,以此展现出学生们在视觉文创、三维动画等领域出色的创作能力。靳老师表示,数字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为产学研领域带来了广阔的合作空间。

在随后的专家发言环节,声通科技集团董事长汤敬华先生首先为与会者介绍了声通科技集团的发展历程,从2005年成立至今,经过二十载砥砺前行,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态体系,涵盖了通信平台、企业云服务平台、机器人对话系统、交互式AI平台以及交互式AI生态,成为一家人工智能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汤董事长表示,声通科技集团始终坚持以科技为核心,致力于推动AI生态体系的建设,并制定深耕国内核心区域、全面加速海外布局的战略规划。



汤董事长进一步讲到,声通科技集团在集团化产业布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拥有全资或控股子公司29家,参股15家,分公司2家。在国际化战略布局方面,声通科技集团已经覆盖了12个以上海外国家,为众多世界500强企业提供了优质服务。他特别提到了声通科技集团的可信应答系统,该系统通过多模态输入融合多模型,实现了高速应答,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通信体验。此外,声通科技集团还在智能网联车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其技术已经应用于多个城市,覆盖了多种车型和复杂路段。

在谈到与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合作时,汤董事长表示,声通科技集团非常看好双方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合作前景。他提出了四个可以深度合作的方面:第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第二是共同打造AI空间体验公园,为公众提供沉浸式的AI体验;第三是阿拉伯语领域的合作,为公司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保障;第四是产业落地基金的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学生创业和产业发展。

其后,张义红教授在发言中也提出了几个具体的合作方向:一是共同开展数字元宇宙相关的教育和研究,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数字艺术人才;二是推动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展示,促进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三是探索元宇宙艺术在商业和文化领域的应用,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王磊老师做总结发言时指出,面对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产学研合作办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质量。他强调,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对应新质生产力的需求,通过优化合作模式、深化合作内容,推动产学研各方的深度融合。

在谈及如何具体落实这一理念时,王老师特别提到了“就近运行”的重要性。他解释说,就近运行意味着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地理邻近性,这将有助于各方更便捷地共享资源、交流思想,从而加速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的进程。

与会人员围绕产教融合模式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就如何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艺术传媒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等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艺术与传媒学院与业界专家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也为学院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借鉴。未来,艺术与传媒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业界合作,为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艺术与传媒人才贡献力量。



END



撰稿、摄影:孙琦  

排版:蒋雯静  

审核:曹燕凤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