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设计·富圩焕新”校企合作圆满落幕
“乡村设计·富圩焕新”
校企合作圆满落幕
“乡村设计·富圩焕新”富圩村乡村设计大赛自2024年4月24日开赛以来广受关注。本次大赛以问题需求为导向,遴选出既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上海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特点,又具备现代时尚风格的作品,为崇明富圩村的品牌建设和形象推广提供有力支持。活动共收到作品41件。网络投票参与人员1568位,根据网络投票评选结果最终选出11件入围作品,最终有8位设计师以现场路演的形式争逐最终大奖。评审会在2024年6月20日(周四)上午8:30点在上海智慧岛产业园区多功能会议室举行(崇明区层海路888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有中共崇明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郭电波、东滩建设集团党委委员陆蓓、中兴镇党委组织委员苑晓霖、上外贤达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春雨、上海山峰理诺士学院筹备处常务副总田虎。评审专家有艺瓦建筑设计创始人王元、上外贤达学院数字文旅学院副院长刘灵傲、富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金花。我院张宝翔老师和王飞老师也出席了本次活动。
张君瑛博士作为主持人首先上台进行活动致辞,对富圩村和本次活动情况进行了讲解,同时介绍了在场嘉宾和比赛规则。随后选手们进入现场宣讲环节,8位选手各显风采,有的LOGO结合了富圩村“鸟、菜、林、田”这四个核心元素,通过颜色把它们区分开来,并围成一个“田”字的形状。有的LOGO由叶子、鸟、房屋3个元素组成。圆形的外轮廓给人温暖、亲切、舒适的感觉。叶子对应了富圩村多田多林的自然环境;鸟对应了富圩村"观鸟节"的特色活动;房屋对应了富圩村的民宿。图形采用的简约深绿色线条和半包圆形结构寓意着在富圩村温暖、和谐、舒适的生活。其中,张宝翔老师的LOGO让评委们眼前一亮,他在设计前进行了细致的实地调研,标志图形用七根水平的长线条来表达村庄的开阔和整洁,并且巧妙的将村名首字“富”融入到图形中,寓意富圩村物产丰富、丰衣足食,也象征富圩村人民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勤劳致富、未来可期。标志图形中融入了鸟的图形,不仅表达了鸟是富圩村的一大特色,而且提升了富圩村形象的独特性和趣味性。标志采用了自然生态的多彩色,描绘出一副充满诗意的乡村田园景象,象征富圩村优质的生态环境和美好未来。
在比赛间隙,吴洲同学接受了上海电视台的采访。进过激烈的争逐,评委团根据设计作品的创意性、实用性、美观度及与富圩村特色的契合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经过现场专家投票和打分,张宝翔老师获得本次比赛的一等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回顾富圩村乡村设计大赛前期,在数字光线教研中心的对接与协调下,上外贤达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视觉传达系的师生们倾注了无比的热情与努力。他们深知,这不只是一场设计竞赛,更是对乡村文化的一种深度挖掘与传承。师生们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深入的调研工作。由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科带头人丁蔚老师、系主任王琴老师的带领下,师生们走进富圩村的田间地头,聆听村民们讲述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与传说,感受乡村生活的朴实与纯真。他们记录下每一个独特的建筑风貌,拍摄下每一片独特的自然景观,将这些元素作为设计的灵感来源。
在设计过程中,师生们反复推敲、精心打磨。他们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乡村文化的特点,不断尝试各种设计风格与手法。他们熬夜讨论、反复修改,力求将富圩村的文化精髓融入到LOGO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同时,师生们还积极与村民们沟通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他们深知,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乡村,为乡村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他们不断根据村民们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LOGO能够真正符合乡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次“乡村设计·富圩焕新”富圩村乡村设计大赛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的实践,更是一次文化传承和推广的尝试。今后希望能够继续深入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以及其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和表现形式将它们进行创新和重塑。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视传专业学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投稿人:王琴、王飞
排版:陈彦舒
审核:刘瑶、靳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