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11
    “国艺•再造”艺术周系列活动之—— 崇明非遗跨界融合创作营的“竹编”活动
    2021-11-13


     

    走近创作营——国艺·再造”——乡知篇

    在本次“国艺·再造”艺术周期间,学院非遗工作室项目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先后邀请了传统手工艺人、艺术家、学者展开传统文化讲堂,邀请竹编传人、土布传人、益智图传人等进校讲座开展创作营等各项活动,实现跨界与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传统技艺的复兴有效地进入当代社会,符合当下社会的审美需求再现往日的光辉各自的领域辛勤耕耘着

    崇明,积沙成洲,在千百年的冲刷中涨坍自如;崇明古人,聚岛而居,在固守与开拓中磨砺心性,其凝结着劳作智慧的手艺成为倚天生存的基本技能,沧海桑田,这些技能逐渐勾勒出崇明的非遗文化特征。竹编是其中的一种,竹篾在匠人的指尖穿梭编织出一篇篇悠远的历史故事。

     “竹编”活动是非遗项目工作室承办的崇明非遗跨界融合创作营的活动之一。创作营是乡土实践教学的一个核心环节,尝试在研究方式上开启一种从田野调查到学术整理,从传统手工艺到现代造型的跨界交叉研究方法。诚邀当代艺术家、设计师、非遗传人一起来共同参与创作,用当代审美意识和生活需求方式,对传统竹编文化进行跨界融合的创新设计,为古老的叙事延续生命的活态含义,也为当代生活注入原生态的淳朴和远古诗意。

    创作营开营现场,“竹编”非遗传承人向大家展现了从整竹——竹篾——编竹——成品的全过程,所使用的工具均为手工制品,手工制作的竹篾整齐均分,边缘圆角化处理,保证安全使用,在阵阵翠竹的清香中,传承人开始了熟练而又沉稳的编制过程,从平面构图到立体成品的制作,均匀地划分,空间的构成,最后整体的加固,外表的精致装饰。在三个小时后,大家仍然沉浸在令人折服的手工技艺之中,丝毫未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两位老先生因年龄和身体原因,都有着严重的职业病症,但是他们的劳动热情,对非遗文化的热爱都让团队人员随之动容,让大家感受到了传统劳动人民的劳作智慧,感受到竹篾在匠人的指尖穿梭编织出一篇篇悠远的历史故事。


    自崇明非遗跨界融合创作营开营起,创作团队导师与竹编非遗传人的交流中深刻体会到了传统竹编技艺之美,在此基础上努力开拓竹编造型的创新表现语言,旨在将非遗精神融进高校文化教育,弘扬工匠精神,以文化创新为突破,重建中国式美学意境,积极做出一些尝试和贡献。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作为崇明岛上的第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地处崇明区陈家镇,在多年的教学发展历程中,将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与崇明地方文化品牌建设相结合”,旨在充分调动本校的教育办学资源、行业文化创意产业资源融入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大潮中,并逐渐形成了“生态+文化”的实践教学理念。

    根据专业课程建设的基本路线和导向,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我校与崇明地方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创新、乡村振兴”建设活动,将崇明非遗文化的教育纳入课程实践中,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旨在推动区域产教融合,助力区域经济文化创新发展。值此联盟“国艺·再造”艺术周之际,上外贤达作为联盟发起单位,作为崇明区域高校东道主,拟发挥应有的纽带联结作用,将联盟院校请进崇明,将传统文化特色推向兄弟院校,以联盟之合力推动崇明区域特色文化发展


    上外贤达艺术与传媒学院

    撰稿:张文清

    审稿:白立新

    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