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11
    2021-11-12
    非遗进贤达——“国艺•再造”艺术周——乡见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自我和谐发展的高超智慧,积累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知识与经验,彰显着中华民族非凡的生产生活实践能力。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非遗工作室正沿着这个目标辛勤耕耘着。为进一步传扬传统文化的魅力,彰显“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非遗工作室项目打开了一个窗口,让学生深入了解到了如何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多元立体的挖掘传统非遗文化,以及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时代审美来实现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和传承。作为“国艺·再造”艺术周子活动中的一部分,“乡见”——非遗工作坊、色彩研究工作坊研习活动让学生和教师、艺术家、跨界学者以工作坊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让非遗文化与年轻人在课堂中相互了解,充分贯彻联盟的宗旨,探索和推进文化传承在大学教育的艺术实践之路。在金色的秋季,上外贤达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19级环境设计景观专业的一行师生,来到了位于崇明的木棉花开手工社,了解崇明的土布文化。崇明土布的非
  • 10
    11
    2021-11-10
    2021年11月6日周六下午,艺术与传媒学院21级专升本数媒专业部分团员青年共20人,在辅导员陆嘉蓉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位于淮海中路567弄1号-6号的团中央旧址纪念馆。“新渔阳里”在101年前就是青年人聚集的地方。刚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窄又长的弄堂,据说这里的建筑未有任何变化。进入纪念馆,讲解员以一个共青团建团初期的视频拉开了参观序幕。之后,同学们随着讲解员来到二楼,五四时期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先进知识分子从纷然杂陈的各种观点和学说中毅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920年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二楼展厅有先进的裸眼3D视频,讲述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的故事。还有“穿越换装”互动项目,参观者只需要在竖屏上拍摄自己的照片,即可通过换装形式为自己穿上中山装等具有年代特色的服装,同学们兴致勃勃地纷纷尝试,感悟颇丰。数媒21Z-6班的李欣同学说,通过聆听讲解员生动的解说,观看纪录片和展览馆的实物,他重新了解学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诞生,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也对共青团有了一个更深刻全面的认识。数媒21Z-8班的郑佳说,作为新时
  • 10
    11
    2021-11-10
    以文化创意“活化”非遗文化 以设计之美赋能文化创新首届长三角青年文创设计大赛暨上外贤达文创设计项目如火如荼进行中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城市建设的灵魂和根基。文化创意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推动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非遗保护在政策上给予大力的支持:文化部发布的非遗保护传承的“新十一条”中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鼓励非遗衍生品的开发,拓展与丰富非遗的主题及表现形式”等系列指导性意见;《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艺、传统知识的开发利用,推进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上海文创50条)指出,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都为非遗发展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性意见。新时代,我们如何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推进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传承
  • 09
    11
    2021-11-09
    创意筑梦,匠心永恒。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同时,其创新、发展也尤为重要。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设计师等达成联盟,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提升转化,以新理念、新技术赋予传统文化生命力,再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彰显了“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国艺•再造”与高校联盟之缘起 国艺如何传承,艺术何以创新,“国艺•再造”成为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作为地处设计之都上海的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注重艺术实践,致力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资源与当代艺术、当代设计的融合,将非物质文化以文创IP形式进行锻造再现,形成具有独特美学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国潮风格文创产品 ,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同时充分利用我校多年来推进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以及崇明校区资源优势,深度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链条,在与新的生活方式融合过程中,通过跨界、创新、融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与时尚化的进程。为了更好地推广“国艺•再造”的理念,推进以“国艺•再造”为价值驱动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及产学研目标的
  • 02
    11
    2021-11-02
    2021年 11月1日13时50分,艺术与传媒学院邀请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荣跃明老师为近百名师生做有关《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的创新策略研究》的主题讲座。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方方教授主持讲座和交流环节。荣老师从国家社科项目与地方各类项目的不同要求着手;分析课题研究现状评述与选题意义价值两者之间的互文关系; 并对课题申请的类型、申请策略、申报书填写注意事项多方面做了详细解读。整整两个半小时, 荣老师带领大家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与学术盛宴。吸引全场师生在整个讲座过程中, 兴趣盎然,认真积极,沉浸其中。荣跃明老师,曾任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经济学、文化理论、区域经济学等。荣老师强调,选择申报课题的主题,以及申报课题的前期准备非常重要。选题意义和价值体现在申报者对选题研究现状的评述上面。优秀的评述应当是梳理细致、概括正确、辨析深入、把握前沿、抓住问题的核心和研究的重点。由此选题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够自然而然的体现出来。荣老师还引导全体师生分析优秀作品案例, 提醒大家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