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
    9
    2020-09-03
    获奖感言第五届“汇创青春” 视觉传达设计类一等奖作品名称:《以爱之名》作者:何雅婷指导老师:王飞何雅婷同学的毕业设计作品在这次上海市“汇创青春”的竞赛中获得视觉传达设计类的一等奖。作为她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由衷为她高兴。在辅导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她原始想法的同时,尽可能在作品创作形式上给予更多帮助。她独特的视角、较强的思辨能力以及成熟的个性都在这次作品的创作中得到了保留和放大。作品的成功和学生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确定了主题和形式,理清思路之后,创作的热情也会随之被调动。在别人都在“纸上谈兵”的时候,她一直在画草图和做动力折叠的实验。在很多学生都沉迷于扁平可爱的风格时,她已经找到了属于她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视觉沟通方式。艺术的宽容度是比加大的,尽量把学生个人的特质保持下来,闪光点放大,找到自己的语言,这些都是作为老师要考虑的; 另外,在创作形式上鼓励学生不要那么“乖”和循规蹈矩。
  • 03
    9
    2020-09-03
    第五届汇创青春获奖感言作品:小镇“交响曲”——基于共生理念下的上海高桥古镇公共空间更新设计姓名:徐思思 王星宇年级:2016级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专业: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方向)指导老师:信璟 张翔作品构思: 高桥古镇的公共空间改造设计主要是围绕“共生理念”来实施的,结合实地调研成果,围绕“共生”话题,探索河道与自然共生,人群与基地文化共生,街巷与健康共生的策略。在河道与自然共生策略上,运用了雨水花园、自然教育、污水治理的概念设计,希望对人们进行生态展示和生态教育。在街巷与健康共生策略上,运用了芳香疗法、园艺疗法、关怀设计的概念,结合人们需求,以疗愈“城市病”。在人群与基地文化策略上,运用了可变化设计、重要节点整合、传统与科技结合的设计概念,继承并发扬高桥古镇的特色文化。本设计方案以文化的创新延续和人居生活的健康为出发点,具有一定的社会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探索了城市发展中的古镇空间创新改造新视角。获奖感言:对于此次参赛获奖,我们感到很荣幸。在此,我们非常感谢我们的老师、学院以及学校,给予了我们充分的支持与机会,教会了我们许多。大学四年的生活对我们而言,既是轻松的,又是令人紧张的,很
  • 03
    9
    2020-09-03
    第五届汇创青春获奖感言作品:以爱之名姓名:何雅婷年级: 2016级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广告设计与策划方向)指导老师:王飞作品构思社会不断发展,大家都处在一个高压力、高强度的生活节奏中,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国民主要的问题之一,而且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常常被忽视。根据网上公开资料查阅和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和教育焦虑背后畸形的亲子关系有很大关系,家长“以爱的名义”掌控着孩子,殊不知这看似无私的爱,成为了一把匕首,一点一点的插进了孩子心里,影响孩子的一生。针对这种社会状况,本题“以爱为名”,通过其内容叙述,与立体书结构结合,望引起观者深层的情感与共鸣,同时呼吁孩子与家长都能理解万岁,家长能换位思考,以正确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孩子也能理解父母的苦心。鉴于对内容主题的体现,“书”本身自带叙事性,因此选择了书籍设计来传达理念,再加上立体书有着直观性,互动性,趣味性的特点,能给读者带来更加新颖的阅读体验,吸引读者的目光。获奖感言很荣幸在第五届汇创青春的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这次得奖意义重大,也算是圆了自己一个小小的梦想。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参赛机会,还要感谢悉心指导我本次作
  • 03
    9
    2020-09-03
    《设计,不只是为了设计而设计》 数媒(平面设计)19-4 高智浩指导老师:许晓我很荣幸参加了这次“国青杯”大赛,并有幸获得了设计类数字媒体类作品一等奖。这次得奖的意义对我极其重大,因为此次是我入大学以来的首次一等奖。我所设计的是一套有关蒙古亲王府的宣传海报,由于此类主题为清朝古建筑,故大量参考了古画建筑的风格进行绘制,如《红楼梦图》,将建筑以视觉平面的效果映入眼帘。在主题文字方面的设计其实很简约,不宜繁杂,然而起初我的字体是想以复杂的设计呈现,但在后来的几个方案中证实了这样的效果其实并不佳,我的老师告诉我,一个优秀的主题字不是在于它有多繁杂,多具有设计感,而是一眼就能看懂其文字,字体的设计越过繁杂越难读懂,反而适得其反,那自然就是一个失败的设计。随后,我便将文字进行了最简单的排版,用最象征性的图案加以装饰。这也让我明白了,所谓设计,不只是为了设计而设计,过于注重“与众不同”的设计却忘记主题的核心是为了让读者读懂,在此,我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许晓老师对我孜孜不倦的辅导,她在我准备投稿作品中对我的设计方案和思路做了大量细致的指导工作,细心教导我如